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

[評論]舞臺劇:《聽說》───夢遊陳小茜

劇情簡介:
  一半的真實,就有部分的謊言;
  在大眾媒體上,我們常常看到類似這樣的內容。

  去年,潘恩恩的網路霸凌事件,新聞誇大報導這件事情,但萬萬沒想到,潘恩恩竟順從這件事情讓它繼續發生!
  今年,潘恩恩卻意外身亡,參入其中的新聞記者,陳小茜發現到這則網路霸凌的新聞,並不是一件單純的事件!而且,潘恩恩的死,卻和這網路霸凌事件有相當大的關係!

  到底兇手是誰?
  我們聽到的,和他們說的,到底誰是真?誰是假?


───2015東北角學生戲劇聯展節目手冊





















  故事開始於一個懸案───記者潘恩恩的自殺事件,其男友於記者會公開說明,記者葉德宇前往採訪。故事的第一個衝突點是記者陳小茜同時於截稿、輿論、母親三方壓力之下暫時離席,葉德宇擅自替陳小茜發稿,寫出一篇具有引導性、話題性甚至有些穿鑿附會的報導,導致陳小茜被主管訓,而後葉德宇到陳小茜家拜訪與陳母見面,並提供「潘恩恩事件」的另一線索───其男友的妹妹李馨惠的檔案。

  但在陳小茜將真相告知主管時發生了第二個衝突點,葉德宇並非是實際存在的人物,死去的陳母只是一床被單。



敘事與故事


  這樣一個近乎全部敘事皆為夢境的狀況,不禁令人想到《枕中記》與《南柯太守傳》。一般來說「人格分裂」的題材用於「分裂者」與普通人的互動,並發現「分裂者」的具有鮮明且迥異的多重性格,(例如溫順與暴力、矜持與淫蕩。)但此劇的進行方式為「多重人格者自我重構了擁有母親與男友(好友)的新世界」,而在追查新聞真相的情形下,重覆經歷導致人格分裂的傷痛,並逐一毀滅「其他人格」,而將「藏在最深處的真正自我」一舉抓出來......

  我是覺得這樣還滿不合理的,不就是因為無法面對那些傷痛才躲起來,才將身體託管給其他人格,現在突然被自己人倒戈到底是......李馨惠覺得生氣。

  因此,《聽說》這樣的敘事結構比較近似於「啟蒙入夢」的原型,因為在現實生活不滿足、不快樂,因此遇到一個引路人帶入一處幻境,於其中補償痛苦的心。以下以結構圖表來說明敘事時所看見的「陳小茜入夢」的故事結構,並追加一個隱藏在故事底下的「李馨惠入夢」結構。

觀者所看見的,陳小茜入夢結構


現實→ 出發
赴冒險的召喚:報導真相不被認同
外界的幫助:葉德宇
跨越門檻:葉德宇竄改新聞
夢境→洗禮
變形:與葉德宇、母親相處融洽
救贖:逐漸接近(重構)事件真相
現實→回歸
拒絕回歸:拒絕相信自己是李馨惠
跨越回歸門檻:主任、哥哥的呼喚


故事真正的角色李馨惠入夢結構

現實→ 出發
赴冒險的召喚:一年前報導被竄改因此受霸凌、母親過世
外界的幫助:隱居、整型
跨越門檻:陳小茜人格出現
夢境→洗禮
變形:葉德宇、母親人格出現
救贖:以新身分重新成為記者
現實→回歸
拒絕回歸:拒絕相信自己是李馨惠
跨越回歸門檻:陳小茜倒戈

至於潘恩恩的死因、黑衣人是誰、陳母死亡的主因,似乎是有點模糊,因此無法將此故事線提出討論。

*「啟蒙」原型:「自現實界出發→夢境/洗禮→回歸現實→啟蒙」參見張漢良:《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》(台北:東大圖書公司,1986),頁197-214

舞臺設計


  使用雙舞臺的方式,搭配投影布幕的使用,是很棒的方式,也可補足故事背景與氣氛營造。前舞臺與右舞臺之間潛藏布幕,使演員可在其中穿梭、變裝,是個非常方便也可以換幕換場的設計。真要說不足之處,大概就是有些角度會被柱子與群眾擋住。
  在陳小茜與他人互動時,拆穿人格分裂的情況時使用投影去重構當時的對話與走位,但是影片的風險就是電腦會沒電,當時右上出現電量不足還挺奇怪的。戲劇長度應該是可以再容納「重演葉德宇其實是陳小茜」的與他人互動片段與母親死亡的片段,不論「重現」或是以「內心獨白」兩種方式都可。
  實體佈景中我認為最有戲的並且一直貫穿全場的───停止的時鐘,時鐘停在6:22:50,從來不走動,是否反映了母親(家)死亡的時間,也是否暗示陳小茜是一個不受時間所控制的人,自由穿梭在過去的傷痛與現實的痛苦中。


主題:真實與謊言


  此劇聚焦於群眾對真實的忽視,說出了「沒有包裝過的真相,沒有價值」的新聞、網路亂象,因為這樣造假或捏造的言論導致有人因此而死。在此主題的展現下出現了「純白天真的惡魔」與「黑衣嚴峻的天使」,反向包裝而有的奇異的趣味,造成人物陳小茜的混淆與壓力,但也是這樣的奇趣才能抓住嗜血群眾的目光。

  最後對於主題真相與謊言的處理。由陳小茜鼓勵藏在心中的李馨惠勇敢走出、勇敢說出真相做結,最後面向觀眾,告知勇敢說出真相才是唯一的出路。雖然是試圖給予觀者希望與正能量,但突然對觀眾教導其實讓人有點驚嚇,有一種「蛤現在是在跟我說話嗎」的感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